

-
觀點 | Opinion more
-
英國有什么難言之隱?
有趣的是,這份文件的印太一章根本就沒有提到過美國,但該章卻提及英國將與法德這樣的歐洲大國展開合作,以實現地區目標。有點無禮地問一句:英國不認為美國是印太地區的大國嗎?還是英國有什么難言之隱(潛臺詞:不想公然與中國為敵)?[全文]
-
英國搞“民主10國”反華聯盟失敗,說明了什么?
《澳大利亞人報》以“7國集團對反華成員關上大門”為題,披露了英國設想引入澳大利亞、韓國和印度,將7國集團轉化為所謂民主10國的構想,無限期的推遲了。英國方案的吃癟,澳大利亞的撞墻,可以說是情理之中的必然結果。[全文]
-
在英國過春節,不能委屈了中國胃
2017年,大二,我在美國威斯利學院交換,當時的美國非裔舍友很喜歡追中國古裝劇,我在宿舍看春晚直播時,央視的雜技節目成功吸引了她的注意。等到中國演員表演合唱時,這位美國舍友居然用蹩腳的中文叫出了兩三個男演員的名字。[全文]
-
如果我們輸了,他們說的假話就會成為事實
敵對國家敗亡后,無視事實,開動文宣機器,通過褻瀆其死尸,玩弄其殘骸,以此給自身的政治合法性和制度優越性裝點門面,這種近乎于有些變態的政治戀尸癖,是當代西方政治文明的一種癌癥,也是近代以來人類政治倫理日漸淪喪的根源之一。 [全文]
-
“下架”CGTN,英國在怕什么?
中國在應對危機和經濟復蘇方面越是取得巨大的成功,英國政府不讓其民眾了解真相的需求就愈加迫切。想象一下,如果英國人知道他們的新冠病死率是中國的400倍,會有什么反應?英國撤銷CGTN在英國廣播許可更大的意義在于,它有助于人們看清西方制度虛偽性的真相。[全文]
-
做英國“二等公民”還是堂堂正正中國人?港人該交卷了
此次外交部宣布不再承認BNO護照,原因是英國政府打破中英雙方當年達成的“BNO護照是旅行證件、而非國籍文件”的默契和體諒,單方面改變政策,允許持有BNO護照的人及其近親加入英國國籍。[全文]
-
英國疫情真的更嚴重了?先看幾組數據
現在倫敦所經歷的4級防控,要求關閉所有的非生活必需品的商店、美發店及娛樂設施,相較3月,此次室外游泳池、游樂場、運動場、高爾夫球場和騎馬中心是開放的;社交距離上,目前允許非居住在一起的兩人在公共場所會面,明顯區別第一波疫情。[全文]
-
拜登有多滑頭?看看他29歲剛當議員的表現
這句話充分反映了拜登作為法律出身的政客的思維方式,也左右其此后漫長的政治生涯。他一面公開取悅美國自由主義左翼知識與文化精英,另一方面卻是美帝國主義戰爭的堅定擁躉。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他當時是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成員。[全文]
-
英國的月亮,并不像某些香港人想的那么圓
盡管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亞裔就不得不與各地不斷增多的恐華癥斗爭,但英國的不同之處在于,該國標榜自己是香港的長期伙伴,可向政治難民敞開懷抱,而英國對這些新來者的無動于衷,會馬上使他們感覺到自己并不受歡迎。[全文]
-
“倫敦橋”們,真的倒了
2018年意大利熱那亞的一座懸索橋也塌了,不過意大利人今年還是頂著新冠肺炎疫情把新橋修了起來?!拔覀冇藶槭裁淳妥霾坏侥??上帝??!這里可是英格蘭!”[全文]
-
親身去測了一下新冠,才知道英國數據有多不靠譜
我原本還擔心,自己取樣無法深入鼻腔。因為之前看到國內新冠檢測,醫護人員全副武裝,用棉簽在鼻腔深處掃刮,這樣才能取到最完整的樣本。但是,現在按照小姐姐指示,翻到第六頁才發現,完全不需要鼻腔取樣。為了確保自己沒有理解錯誤,我又向小姐姐確認了一下。[全文]
-
英軍停訓港警,會是香港的損失嗎?
《回歸》中有這么一個場景,當零點的鐘聲敲響后,巡邏的警察們取下“皇家警察”的帽徽,換上“特區警隊”的新帽徽。這其實也帶來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如果不進行一番脫胎換骨的改造,僅僅是換一個帽徽,就能真正地“回歸”嗎?[全文]
-
拒絕華為是拒絕機遇,歷史不會等待猶豫者
最近,英國政府宣布將在未來5G建設中“禁用華為”。這是一個令人失望和寒心的錯誤決定。我認為,拒絕華為就是拒絕機遇,就是拒絕增長,就是拒絕未來。歷史總是要前進的,不會等待猶豫者。[全文]
-
?日落心不死,英國真要給數百萬香港人送國籍?
在筆者看來,這不過又是一個“忽悠”港人的空頭支票。不僅讓英國在香港和國際社會,掙足了大國的“面子”,也不需要得罪“霸主”美國。同時還不需要花費一分一毫,只不過將現有移民政策換個新“馬甲”,就能騙得一部分人歡天喜地。[全文]
-
英國禁華為只是冰山一角,但充當美國馬前卒又有些不甘心
華為5G在英國被禁并不是孤立事件,最近英國政客又盯上中廣核。英國議會下院提出建議,要求在英投資、運營核電項目的中企在英國上市,董事長和CEO必須通過英政府審查,由英國公民擔任,英政府在該公司必須擁有“金股”。這就是想讓中廣核在英核電項目“胎死腹中”。[全文]
-
香港教育緣何成為反對派主場,連教育局都難以插手?
學生及其老師為了能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一定會細心揣摩、刻意逢迎出題者的立場傾向,得出其想要的答案。這些“毒考題”引導老師在教學中就社會事件帶出政治議題、傳播反對派立場,讓學生被不斷“洗腦”,成為很多香港學生不滿社會、仇視國家的“港獨”根源。[全文]
-
這不是公衛危機,是公關危機,搞不好了
與中國政府官員不同的是,英國的政黨領導人以及政府行政官員,承擔的責任極為有限。尤其執政的保守黨所做出的一系列政策決定,似乎更專注于如何減少危機對本政黨的影響,同時借危機進一步推動對本政黨有利的政策決定。[全文]
-
為何說此次新冠疫情危機將成為歷史的轉折點?
終有一天,眼下空無一人的街道將再次被行人和汽車填滿,我們也將長舒一口氣,告別宅在家里靠網絡打發時間的生活。而屆時我們將發現外面的世界已變得與疫情暴發之前完全不同。[全文]
-
火燒5G基站 歐洲人的“傳統藝能”?
現實世界里,很多人連產品使用說明書都不愿意讀,誰還會去聽那些復雜的理論。歐洲這些燒毀5G基站的人,并不在乎因果本身,他們只需要一個簡單、無需思考的答案,解釋新冠肺炎問題,同時,滿足挑戰精英階層話語權的快感。至于這個答案本身有無問題?[全文]
-
中國從未要求誰“抄作業”,我們的發展是為了超越自己
面對疫情挑戰,這些人看待中國體制和抗疫舉措時仍擺脫不了傲慢與偏見,不愿正視中國的抗疫成果和經驗,不愿反思自身抗疫不力的癥結,甚至還對中國搞“污名化”,這無助于西方解決自己的疫情問題。[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自夸“西方典范燈塔”,英國種族報告翻車
-
G7貿易會議前英國對華放“狠話”,會后卻...
-
英首相稱襲警暴徒可恥,華姐靈魂反問:那香港呢?
-
被中方制裁后,這家英國律師機構撤下造謠新疆內容
-
約翰遜稱“要和被中國制裁的人站在一起”
-
英國在肯尼亞演習引發火災,5頭大象喪生
-
英國借口新疆問題對華實施制裁,我使館提出嚴正交涉
-
被中方制裁的英國9人4實體,身份曝光
-
中方對英方9名人員和4個實體實施制裁
-
嚴正抗議!中方召見英國駐華大使
-
我駐英使館:不會任人宰割,必將堅決反擊
-
“BBC忘了自己姓什么”
-
緊隨歐盟,英國制裁中國4名官員
-
砸警局、燒警車、打警察,英國數千人暴力抗議擴大警察權力
-
歐盟威脅禁止疫苗出口 英國坐不住了
-
英國欲重返印太,澳前高官:影響在華賣豪車也要搞
-
“我很快就能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了”
-
英國計劃向“印太”派航母,中方:中國老百姓普遍反感
-
鮑里斯宣布增加英國核武庫 卻又扯上了中國
-
“冷戰后最大的外交政策更新”,英國提了中國27次
-
-
-
英國外交部首席官員退休,曾把首相府重要官員打到住院…
-
英國爆發反口罩示威:不戴口罩,不受檢測,不被追蹤
-
英國反隔離狂歡:嗑藥 強奸 持械傷人
-
這回,英國政府迅速站隊警察
-
面對美國暴亂,英國首相打太極
-
又是“車禍現場”
-
5G危害健康?上萬陰謀論者策劃抗議
-
曼聯名宿、切爾西老板免費為醫務人員提供住宿
-
給醫生發過期口罩引眾怒,英國衛生部:測試過,安全
-
中國留學生在英國感染新冠肺炎死亡?使館回應
-
英國近25萬人簽字呼吁政府積極防控
-
世衛組織與數百名科學家齊發聲,質疑英政府群體免疫方法
-
英國女王撤離白金漢宮!
-
英國的娃娃機里,開始放廁紙和洗手液了…
-
女王例行回家卻被鎖門外,保鏢踹門都不開…
-
英王室“分家”,哈里王子:很傷心
-
約翰遜:吃素是對奶酪愛好者的犯罪
-
旁邊打得熱火朝天,他還在淡定吃薯條……
-
行動迅速!杜莎夫人蠟像館把他倆從王室陳列中移除
-
承包商搞丟英軍情六處翻修圖 遭解除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