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有一份寫給美國的短電報
我們要認真理解西方自由主義的本質,就像醫生檢查一位失去理智的病人一樣,拿出非凡的勇氣,客觀的態度、中立的立場和堅定的決心,避免受到情緒上的干擾。我們要讓公眾了解美國的真相。[全文]
-
讀《求是》,做投資
很幸運,前天我路過公司的黨支部活動室,發現了最新這期《求是》,第一篇就是習總書記在今年的講話,題目是《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讀完豁然開朗![全文]
-
抗疫成功,中國人民更信任自己的領導人
疫情的陰霾正在中國各地逐漸消散。在這個重要轉折時刻,我想分享一下我所感受到的,關于中國政府與社會的五點體會。[全文]
-
14億人的中國要崛起 你怎么封堵?
我追問李世默,如果美國某些人鐵了心要阻止中國崛起怎么辦?李世默臉上掠過一絲怒色,堅定地說:“那只能說太遺憾了,我認為他們不會成功。一個擁有14億人口、人人努力工作,渴望美好生活的國家,你怎么封怎么堵?[全文]
-
黨大還是法大 這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
有人把中國的依法治國稱作是“以法治國(rule by law)”。在他們的概念中,以法治國僅僅是黨實現自己統治的便捷工具,這和法治 (rule of law)的理念是相悖的。但是,這種論調在事實乃至理論層面都站不住腳。[全文]
-
奈的軟實力正在我們眼前崩塌,然后……
在自由主義風靡全球的時候,美歐以強大的軟實力成為全世界亦步亦趨的模仿對象。許多國家放棄原本的體制追求美歐的追求,最后卻落得可悲下場;歐洲一夢醒來發現除了軟實力自己一無所有;美國也被軟實力“忽悠”瘸了。數十年來被世界奉為圭臬的軟實力要“涼”了嗎?[全文]
-
如何理解中國修憲?
不久前結束的兩會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里程碑,其中被外界認為難度最大的政治改革穩健、迅速地推進。然而部分西方媒體的所謂“中國觀察專家”卻錯誤理解了憲法修正案關于取消國家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規定的意義,一葉障目地驚呼中國將進入“終身統治”,卻對真正將影響人類共同命運的重大改革舉措視而不見。[全文]
-
中國、美國,和那些各處崛起的“愛國賊”們
西方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精英在推行意識形態全球主義時,犧牲了本國同胞和社區的利益,導致許多國家產生了強人領袖,其中包括特朗普。這些強人領袖致力于強化國家權力,以對抗過度擴張的普世秩序。他們以國家利益為先的外交方式往往比較符合中國的脾性,因而有利于合作與和平。[全文]
-
兩岸猿聲啼不住,中國已達“新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長達三萬多字,要讓外國人理解透徹并非易事。不過也不難,只要把《經濟學人》關于十九大的社評文章反過來理解就行了。西方媒體數十年如一日地唱衰中國政治體制,猶不知中國已經邁入“新時代”。[全文]
-
薛定諤的朝鮮:無限接近核平與和平
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接近核戰爭;但反過來說,近二十年來,美國和朝鮮也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接近和平。其關鍵原因在于美國對外政策范式在特朗普治下發生重大轉變。[全文]
-
“美國第一”并不等于“中國最后”
在中美關系史上,兩國領導人對世界的看法從未像今天這樣相似。美國曾試圖按照自己的形象改造世界,如今特朗普正在以“美國第一”的口號糾正這個代價高昂的錯誤。在世界各國中,中國恰恰最應該承認“美國第一”這種情緒的合理性,并認識到“美國第一”并不意味著“中國最后”。將本國置于首要位置意味著走自己的發展道路,優先照顧好本國人民。這正是中國一直以來所倡導的理念。[全文]
-
特朗普顛覆“達沃斯人”三觀,習近平將其刷新
“達沃斯人”被英國脫歐和特朗普顛覆了三觀,完全亂了方寸,以至于期望遭他們長期詬病的中國來擎起全球化大旗、拯救世界。然而,中國的全球化將迎來全新的敘事,也許不會讓達沃斯人如愿。[全文]
-
把全球主義的鞋換掉,中美還可以一起奔跑
源自華盛頓共識的全球主義如特洛伊木馬,不僅掏空了美國中產階級,更在不知不覺間削弱了各國主權。而今特朗普崛起,說明全球主義正在消亡。在前所未見的合作機遇和共同利益面前,中美兩國應該合作營造世界新秩序。[全文]
-
九學者點評英國脫歐:一個歷史性事件
當地時間24日,英國“脫歐”公投計票工作全部結束,結果顯示,脫歐陣營以52%的得票率獲勝。這一結果引發海內外輿論高度關注,并在資本市場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然而一切可以說才剛開始……觀察者網訪問了在國際關系及政經領域卓有建樹的9位專家,其中包括張維為、金燦榮、羅思義、陳平、張文木等,就此為各位一一分析……[全文]
-
特朗普天天噴中國,中國人并不生氣
特朗普猶如一頭在瓷器店里橫沖直撞的公牛,粉碎了中國人的民主敘事以及地緣政治觀點。中國某些保守派樂于見到特朗普的崛起,認為它象征著美國政治制度的衰落;而自由派則痛恨特朗普,因為他有損西方民主在中國的光輝形象。[全文]
-
直擊互聯網大會| 中國參與制訂互聯網規則:當仁不讓!
說中國是什么局域網,胡說!我認為,現在互聯網有兩個世界,一個是英文互聯網世界,一個是中文互聯網世界。你有的我都有,我的數量比你還多。無論是IT公司的數量,還是互聯網使用的人數,還是網購,阿里巴巴比亞馬遜和eBay加在一起都大,給中國人很大的自信。[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