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方千算萬算,算漏了三件事
能夠犯下讓記者重新返場、單方面記錄美方發言后再離開的這種重大錯誤,當然需要被資深外交前輩嚴肅認真地上一課,解釋解釋什么叫外交基本禮儀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楊潔篪同志的反擊,更像是給沙利文、布林肯這兩個玩脫線的美國高官,所開設的外交課程。[全文]
-
中美安克雷奇第一次外交交鋒,拜登政府完敗
楊潔篪同志說,我們把你們想得太好了,你們連最基本的外交禮儀都不顧。從這一番講話的語速、語調和語氣當中,我們能夠聽到那種憤怒,那種憤怒不是建立在個人層面上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憤怒。[全文]
-
中美會談,有人吹口哨壯膽,我就靜靜看你表演
中方在這種情況下愿意應美國之邀來參會已經是do you a favor(幫你個忙),然而是美方怎樣的行為,讓崔天凱大使說出了“我早就建議我北京的同事取消這次訪問了”這樣的話?某些人給自己壯膽的口哨吹得再響,對于中方來說,只是淡定從容地笑看他表演。[全文]
-
對話前搞小動作,美方這招如此普通卻又如此自信
在談判即將進行的關鍵時間節點上,美方不僅沒有展現出戰略對話應有的誠意,反而祭出一系列咄咄逼人的“迷惑”操作,不僅給即將到來的對話蒙上了一層陰影,而且還明確的嘗試展現出這樣的信號:當初前任美國政府是單干,現在是美國和盟友一起喊,此情此景,總讓人有啼笑皆非之感。[全文]
-
F5G技術構筑智能世界,強化基礎設施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先機
F5G由于具備高帶寬、低延時、傳輸穩定和抗干擾等特性為諸多行業的智能化、數字化提供更大的潛力,促成了各類新興應用場景的落地與進一步升級。[全文]
-
是什么讓四國峰會從“復仇者聯盟”變成“幽怨者聯盟”?
美方把“四國峰會”當做年底“全球民主峰會”的種子,打造成指向中國的“復仇者聯盟”,保衛“宇宙和平”,結果聲明一出卻成了一個“幽怨者聯盟”——四個小朋友在中國身上都吃過癟,他們躲在墻角幽怨地在墻角畫著圈圈,卻不敢把心中的怨憤說出來。[全文]
-
王外長被稱為“男神”,名副其實
王外長被很多人稱之為“男神”,名副其實。在記者會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美關系未來可能有的走向,以及一個日趨強大、自信、適應進入到國際舞臺中央的大國所展現出來的外交氣度。這對于籠罩在新冠疫情陰影下的當今國際社會,無疑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利好消息。[全文]
-
BBC們想PUA中國,吳若蘭大使你這么說沒用
吳大使不必刻意地表現自己對西方自由主義理念的堅持和信任,BBC就是一個獨立的第四權力,它有自己的利益和選擇,只不過,在對中國的報道上,BBC正好,和英美政府的戰略需求,形成了高度的一致。[全文]
-
“懂王”高調“復出”,到底想干嗎?
毫無疑問,我們再度看到美國國內政治將進入一個充滿戲劇性的階段,這種變化從表面上看是由前總統特朗普的政治性高調“復出”所帶來的,但實際上其背后所隱含的是美國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的深層次變化。這種變化涉及方方面面。[全文]
-
中印邊境沖突的三個不同“戰場”
在持續10個月的時間里,中方在邊境區、談判桌以及輿論場三條戰線同步開展精細化戰略博弈。當今世界任何指向國內或者國際的重大政策與行動,本質上都是同步在線上和線下兩個場域展開的,這對國家的網絡空間治理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全文]
-
英國搞“民主10國”反華聯盟失敗,說明了什么?
《澳大利亞人報》以“7國集團對反華成員關上大門”為題,披露了英國設想引入澳大利亞、韓國和印度,將7國集團轉化為所謂民主10國的構想,無限期的推遲了。英國方案的吃癟,澳大利亞的撞墻,可以說是情理之中的必然結果。[全文]
-
美國的活化石們醒醒吧,這份更長的電報,不及格!
當然這種人不可能是蠢蛋,他如果是真正意義上的蠢,就不可能獲得這個位子,也不會有這個關系、寫出這篇文章來發表。只是他腦袋里面的世界觀是陳腐的,散發著腐朽的氣息,與今天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甚至拒絕調整自己的認知,而繼續堅持。[全文]
-
中方都明牌了,拜登你知道該怎么做了嗎?
在楊潔篪的講話中,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我喜歡什么,不認同什么,哪些方面你不可以碰,過去我怎么看,未來我希望怎么走,這些東西安排得清清楚楚,講得明明白白,展現出一個坦率、自信、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美國后面會“接球”嗎?[全文]
-
美國反對美國,而且是兩個維度
作為精英的美國自己反對自己,由精英出手,反對由精英自己確立的游戲規則。而他們采取行動的動力是什么,就是自己的利益有沒有受到損害。這件事情戳破了美國自由市場經濟的神話。[全文]
-
如果“顏色革命”沒搞成,就毀掉你的下一代
這讓我想起一個詞,狗哨。你吹個哨子,在一個特定的頻率,正常人是聽不見的,但狗能聽見。拜登上臺,美國也沒說,“你們起來跟我鬧革命,去推翻這些政權”,但他們自己就覺得,憋了那么長時間,現在終于可以出來了。[全文]
-
正確解讀中印第九輪軍長級談判成果
中印軍長級會談還會持續進行下去,這是一個良性發展勢頭,也是一場綜合性博弈。在現實沖突中占不到任何便宜的印度會使用各種方法,不斷嘗試在輿論場上贏回事實上輸掉的沖突與博弈;而中方如何將事實上占據的主動,以恰如其分的方式說清楚。這也是對中國網民網絡能力與網絡素養的全面挑戰與考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