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通信漏洞多,外國安全機構都看在眼里
去年初,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團隊成功破解“量子通信”的論文在互聯網上曾激起了一片浪花。接著就是去年年底的這篇國際團隊的論文,對量子通信安全性的質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兩篇重磅論文都把矛頭對準了量子通信的發射光源,而量子通信光源系統存在多種嚴重的安全隱患。[全文]
-
三星新款手機“量子加密”?完全是商業炒作
韓國三星與運營商SK電訊一起,在5月14日推出了全球首款量子加密智能手機“ Galaxy Quantum”。在“量子襪子”、“量子內褲”、“量子小鎮”等概念臭大街的時候,竟然還有人要不屈不撓地蹭“量子”熱點,三星看來也是技止此耳。[全文]
-
《密碼法》保護的不是我的密碼?
個人用來登錄的是口令而不是密碼,密碼系統是一種用于保護口令等各種敏感信息的加密解密的技術手段和協議。前者是被保護的客體,而后者是保護前者的一整套技術手段,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新誕生的密碼法不僅與統一管理“網絡密碼”毫無關系,即使對“密碼技術”也不是要一統天下。[全文]
-
密碼法,給量子通信工程定好了規矩
量子密碼技術向上沒有資格成為國家的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向下又沒有能力參與商用密碼的市場競爭,量子密碼就是不上不下的半吊子技術。這些年來,量子通信工程一直在打擦邊球,依仗政府的全額撥款做著所謂的商用化產業化的工程項目。[全文]
-
高考改革一定要把物理放進去
我覺得一定要在高考的成績里面把物理放進去,并不是因為我是物理出身,我就老是要講把物理放進去,不是這么回事情。物理在日常生活上面可以說是最沒用的東西。最有用的是化學,或者更有用的是生物或者計算機,都沒有錯。但是在訓練學生時物理很有用。[全文]
-
哈佛因招生歧視亞裔被告,這事不簡單
不久前,北京宣布高考改革方案并在國內引起爭議,而哈佛大學因招生過程中歧視亞裔首次被告上法庭也在美國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和媒體的討論。我們邀請到了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徐令予老師,在編輯部用1個小時的時間從哈佛招生官司談起,比較并評論中美兩國高等教育、人才選拔中的一些問題。[全文]
-
5G讓萬物互聯,安全問題更大了怎么辦
從5G的安全標準化進程來看,真正意義上的5G互聯網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目前各國正在試建的5G網絡實際上只是4G的網速增強版,使用的安全技術和標準也完全是4G的延續。關于目前試建中的5G移動網的宣傳存在不少夸張和忽悠的成分。[全文]
-
愛因斯坦,又是你對
2018年5月,S0-2到達離黑洞最近的位置上,超級黑洞周圍的時空彎曲導致S0-2輻射光線產生引力紅移。對S0-2引力紅移的精確測量,再一次驗證了在特殊條件下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愛因斯坦,又是你對![全文]
-
18歲華裔少年挑落量子霸權
可實用的量子計算機還在未定之天,而必須運行在量子計算機上的一個重要的量子算法對經典電子計算機又不具備任何速度優勢。由此可知,在可預見的未來量子計算的實用意義不宜過分夸大,用量子計算機的威脅作為現階段工程建設的決策依據更不合適。[全文]
-
哈佛攤上事了,終于公布這些深藏的數據
如果說,哈佛大學招生系統對付亞裔美國申請人使用了三斧頭,斧斧砍在要害。那么這次SFFA對哈佛歧視亞裔學生的揭露使用了兩次打擊戰略,一次比一次狠。上面的分析曝光僅是首次打擊,他們在報告的后面部分拋出了更致命的重磅炸彈,他們揭露哈佛內部曾經存在一份有關歧視亞裔學生的秘密調查報告。[全文]
-
在南極冰層1公里下探尋中微子,有什么新發現
新的發現發生在那遙遠的地方,在真正的天涯海角——南極極點,在千年凍結的冰原之下,有一座稱之為“冰立方”(IceCube)的中微子天文臺。2017年9月22日,該天文臺的計算機測試到了能量高達300Tev的中微子,它比人類最強大的日內瓦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的最大能級還要高30倍。[全文]
-
把量子通信也算作國之重器,是否太多了些
量子密鑰分發從系統的功能和重要性來看,與傳統密碼系統根本無法相比,當然也無法取代傳統密碼系統。如果一定要把量子密鑰分發技術稱為國之重器,國家的重器是否太多了一些,中華大地是否會有難以承受之重的感覺?[全文]
-
干貨來了!京滬量通工程必要性的全面分析
宣傳“量子通信”必要性和重要性的邏輯是:即將出現的量子計算機可以輕易破解傳統密碼系統,而量子通信技術能夠提供絕對安全的保密通信,所以必須盡快加速建設量子通信網絡以解信息系統安全的燃眉之急。事實證明,作為邏輯推理的這兩大前提都是錯的。[全文]
-
數據揭示,科學界的“標題黨”也越來越盛行了
大量證據表明,科研工作的大量投入,換來的卻是研究成效的急劇下降。但使用積極和肯定的詞匯的頻率,四十年來相對增長了880%。特別是“強健”、“新穎”、“創新”和“前所未有”等詞匯,其使用頻率的增長比例竟然達到2500%至15000%![全文]
-
量子計算機出現后密碼安全咋辦,中國學者也參會討論
本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主持召開了首屆后量子時代公鑰密碼標準化的國際會議。最令人高興的是,國內有三位專家學者在大會上發言,他們分別來自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我預祝他們的的活動圓滿成功,我也為我的兩所母校在世界前沿學術研究中的積極態度感到到自豪。[全文]
-
互聯網安全新長城獲得批準 為何不兼容量子通信
2018年3月23日,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批準了TLS1.3的正式運行版本,為互聯網安全筑起了新的長城。這是互聯網發展道路上的一塊重要里程碑。當我們享受著互聯網種種福利時,又有多少人會感謝那些設計、運行和維護TLS的工程技術人員呢?[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