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足球容不下打工人
2020年三級職業聯賽名單中,十多家俱樂部因為欠薪而失去了比賽資格,超過200名球員面臨再就業。有球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管去的地方如何,別失業就行。歸根結底,踢球首先是個就業問題。[全文]
-
中國攢齊能源大三角,這是比半導體更重要的“軍備競賽”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每年在進口石油超過2000億美元,在能源安全上的投資則是天文數字。而要真正打破這個局面,中國需要的也是一次在能源領域的創新革命。這便是如今最熱的賽道:“硅能源”革命,即由光伏-特高壓-新能源車組成,對應一個新的“生產-傳輸-利用”循環體系。[全文]
-
不怕屢戰屢敗,就怕“今天大手一揮,明天造不如買”
在帶領龍芯經歷了“大煉多核”的慘敗后,胡偉武逐漸想明白:國產CPU應該學習的不是現在的英特爾,而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英特爾:單扛眾多競爭對手,利用“人民戰爭”打贏市場之戰的革命者。[全文]
-
中國影視,農村都去哪兒了?
《山海情》里的農民不再是一個臉譜化的喜劇符號,不失為一次對資本“有眼無珠”的打臉。廣袤的中國本應該是文藝作品就地取材的絕佳對象,銀幕里雖愈發稀少,現實中卻從未遠去,只不過更多浮現在社會新聞的邊角,成為都市生活的一種佐料。[全文]
-
從20億到10000億:中國風投20年
中國VC投資人的名錄上繪滿了傳奇,10倍、100倍、1000倍回報的故事層出不窮,而在VC支持下的產業巨頭們也披荊斬棘,擠進了全球科技企業第一梯隊。但VC投資人們的歷史成就有多大,未來挑戰就有多大……[全文]
-
越南到底行不行?
這些年,越南是各種參局混圈,大有一副“摩托變奧拓”的氣勢。比如在今年6月8號,越南和歐盟就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將取消或減少99%的關稅。 這個消息一出來,反響很劇烈,世界銀行稱這個協定在2030年會為越南經濟帶來2.4%的GDP增速。[全文]
-
大國隱痛:做一個操作系統有多難?
自研三十年,“國產操作系統”總伴隨著外部環境起落浮沉:如膠似漆時,“國產自主”如同雞肋;劍拔弩張時,“國產自主”的口號響徹云霄。我們總有一天需要明白,所謂國產自主,不是我們炫耀的資本、談判的籌碼、壯膽的口號,而是我們在新時代的立足之本。[全文]
-
華為為什么還在增長?
華為這一年來的手機市場變化,就是歐洲跌倒,中國吃飽。華為手機規模較大的海外市場主要是三個:美、歐和印度為代表的第三世界國家。因為政治原因,華為在美份額可忽略不計;第三世界產品單價較低,也不是主陣地;華為的海外重心,其實就在歐洲。[全文]
-
為什么牛市過后,窮人反而“更窮”?
我們記錄了在2014-2015年大牛市與股災期間,中國居民面對的財富不平等現象正在嚴重加?。涸谶@一時期的活躍交易中,股票市場前0.5%的家庭獲得了收益,而最低的85%的家庭損失慘重,高達2500億人民幣。[全文]
-
誰來幫助華為:三大賽道的崛起與困境
向前看,不等于盲目樂觀。那些打雞血式的“打壓華為是長期利好”的圍觀口號,真正在戰場上搏殺的人聽了,只能苦笑。[全文]
-
大蕭條往事:美國1930年代啟示錄
如何定義1930年代,有五個關鍵詞:貧富分化、大蕭條、貿易戰、民粹主義、戰爭。而這五個關鍵詞,2020年代又將集齊幾個?歷史駛入無人之境,每個普通人都應謹慎且敬畏。畢竟在1939年7月,當納粹戰艦在但澤港向波蘭海軍開火時,華沙的老百姓只是覺得希特勒玩的有點過火,并不清楚后面會發生什么。[全文]
-
中國民航虧錢史
對標歐美高端的跨洲航線與配套設施建了,又不能說拆就拆,導致美國摸過的石頭,中國民航業一塊不少地又全部摸了一遍。換句話說,就是中國民航業抄歐美的作業,把已經批改過的錯誤答案也都抄過來了。[全文]
-
無問西東:中國頂級醫院的前世今生
關于中國醫療體系的改革,各方都有各方的觀點和要解決的問題,但有一個問題大家都沒嘗試回答過:就是如何用有限醫療資源,去滿足無限醫療需求?之所以沒有人回答,是因為這個問題沒有解。[全文]
-
解放好萊塢:奈飛和它的三大戰役
對于那批失勢的藝術家而言,失去了好萊塢金主的支持,Netflix自然成了他們的首選。而面對這個行業公敵,迪士尼、AT&T等傳統玩家紛紛圍追堵截。所以,圍繞漫威、金球、奧斯卡的熱議,表面是藝術-商業之爭,背后是內容-渠道之戰,是赤裸裸的利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