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BNO移民,英國5年內能撈41億美元?CNN潑冷水
最后更新: 2021-02-22 12:03:27(觀察者網 訊)自從香港國安法通過,英國就擺出了一副假惺惺的“救港”姿態。表面上是要為持英國海外公民護照(BNO)的香港居民提供移民途徑,實則是想在香港移民身上“大撈一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月21日消息,英國內政部已經“美滋滋”地算了筆賬,稱今年或有153700香港BNO持有者抵英,并在5年內為英國帶來29億英鎊(41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然而,英國政府對香港移民“帶來財富”的期待或會落空。對香港的“窮人”來說,移民費用過于高昂,“富人”則對移民后的住處、生活費和工作等問題十分擔憂,語言障礙更是“不分貧富”。此外,英國政府對已入境的港人缺乏支持,英國民間“排外情緒高漲”,還有已被政策吸引“試水”的香港人講述起抵英后的“心酸故事”。
CNN新聞截圖
“香港移民不會讓納稅人花一分錢,他們會帶來自己的財富?!?
自從英國政府提出為持BNO的香港居民提供“訂制”的移民途徑,長期反對移民政策的英國保守黨政府和媒體便扭轉態度,對香港移民和他們所帶來的財富“敞開懷抱”。
根據該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BER)去年7月6日發布的報告,英國的“如意算盤”包括“勞動力流入英國、刺激英國經濟和增加英國財富”,甚至還盼望香港移民者“把資產轉移到英國”。
然而,現實當真如此嗎?
首先,英國對香港移民“富有的完美移民”的判斷產生了偏差。
CNN稱,香港“每五個人就有一個生活在貧困中”,是經濟最不平等的地方之一。然而據英國內政部消息,一個擁有兩個成年人和兩個孩子的家庭若要移民,需要支付包括高達12000英鎊的移民費用,持有超過3100英鎊的銀行存款,并獨立承擔四個人從香港到英國的交通費,普通人根本無力負擔。
“窮人”移民艱難,“有錢人”同樣有顧慮。CNN轉述英國一社會團體“香港人”的研究稱,那些受過高等教育并有能力在移民后謀生的人,仍然擔心找不到住處、生活費用不足、找工作艱辛以及無法融入英國社會。
CNN還提到,無論是“窮人”還是“有錢人”,都面臨著巨大的語言障礙。
其次,英國并未計劃對香港移民提供支持。
CNN稱,英國沒有針對移民的正式融合計劃,該消息得到了弗雷德(化名,Fred)的證實。弗雷德所在的民間團體試圖為香港人提供法律和醫療支持,他在工作中發現,受到幫助的40個香港人中一半沒有工作經驗,正在英國“掙扎著”,而英國政府完全沒有在他們找工作、開設銀行賬戶或獲得健康幫助上提供任何支持。
他表示,這種現象說明英國政府對英國移民完全沒有準備,可能是沒有意識到“他們也需要支持”。
此外,英國的排外情緒愈發“高漲”,香港人或將面臨因種族問題而產生的暴力。
據CNN轉述倫敦警察局的數據,在去年1月至3月期間,針對外貌為“東亞人種”的種族主義犯罪增加了5倍。去年6月的民調發現,英國3/4的華裔有過被種族歧視的經歷。
去年10月,蘇格蘭民族黨議員林登(David Linden)在就針對華人和東亞社區的種族主義進行議會討論時表示,他的一些選民“遭遇襲擊、毆打、被吐口水和咳嗽,甚至遭遇應當為新冠負責的辱罵?!?
今年1月,位于倫敦的香港組織和其他10個民間社會團體寫信給政府,指責政府對“確保新移民妥善融入”缺乏關注,地方當局對香港移民所面對的問題沒有具體的政策和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及BNO護照(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毒”媒體曾于1月31日刊登了一則香港年輕人欲通過BNO簽證移民英國的“勵志”故事,但整個故事的基調卻頗為“心酸”。主人公在英國疫情鎖國期間失業3個月,冬季嚴寒還慘遇租屋熱水暖氣供應中斷。而在他找到一家餐廳經理的工作后,發現一份廚房助理的工作都有五六十個香港人來應聘,碩士、博士都有,還有很多曾在大公司就職。
1月31日,香港《明報》也表示,英國只視香港為棋子、中英角力的武器。英國不出豉油不出雞,5年內拿BNO想入籍的港人,要吃老本,卻不會享任何福利,挨夠5年還要多一年等候女王發落,等入籍獲批。但一場世紀疫情加上脫歐后的不確定性,已經令人感受到英國國力正在衰退,哪個傻瓜會忍受二等公民的屈辱,搭上一艘沉船呢?
1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英方試圖把大批港人變成二等英國“公民”,已經徹底改變了原來中英諒解的BNO性質,英國現在所謂的BNO已經不再是原來的BNO。此舉嚴重侵犯中國主權、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邢曉楠 
-
緬甸女子示威游行時中彈身亡,警方否認使用實彈
2021-02-22 11:58 緬甸局勢 -
美國得州的水管工,忙瘋了
2021-02-22 11:26 美國一夢 -
駐加大使:散布謊言根本不是捍衛價值觀
2021-02-22 11:05 -
崔天凱:在臺港疆藏等問題上,中方沒有退讓余地
2021-02-22 11:05 中美關系 -
得州暴風雪加劇全球缺“芯”局面,一季度汽車產量或少70萬輛
2021-02-22 10:39 極端天氣 -
福奇:2022年美國人可能還要戴口罩
2021-02-22 10:3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王毅:希望美方盡快調整政策,做到三個“放棄”
2021-02-22 10:18 中美關系 -
10萬電費刷新紀錄,市長喊話州政府
2021-02-22 09:59 極端天氣 -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直播打疫苗
2021-02-22 09:56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英媒:CGTN欲借法國恢復廣播權
2021-02-22 09:39 -
《紐約時報》頭版刊登近50萬個“點”
2021-02-22 09:36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中印新一輪談判,談了啥?
2021-02-22 08:31 觀察者頭條 -
緬甸抗議2人中槍死亡,臉書刪除軍方主頁
2021-02-22 08:22 緬甸局勢 -
最后時刻,伊朗同意了
2021-02-22 08:03 伊朗局勢 -
美國死亡總數逼近50萬,新增確診超5.8萬例
2021-02-22 06:54 美國一夢 -
拜登:疫苗可能中斷生產,美國今年或無法恢復正常生活
2021-02-21 22:5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俄外交部發言人:英國通過代理人操控俄境內媒體
2021-02-21 20:09 俄羅斯之聲 -
法國又派“準航母”赴南海,再來找“存在感”
2021-02-21 17:38 法國見聞 -
一個月不到,電費7萬多……
2021-02-21 16:55 美國一夢 -
中國疫苗即將運抵 泰國:為在泰的每個人提供疫苗接種
2021-02-21 16:35
相關推薦 -
美日聯合聲明52年來首提臺灣,我使館回應 評論 701韓正視頻會見克里:期待美方承擔應盡責任 評論 82“造神者”耐克,還能傲慢多久 評論 110習近平:中國將用史上最短時間實現碳中和 評論 103“或許,這是中美關系一抹潛在亮色” 評論 371最新聞 Hot
-
“中國又成全球經濟抵御崩潰堡壘”
-
又來威脅:“能絞死美國的繩索”不能賣給中國
-
“或許,這是中美關系一抹潛在亮色”
-
巴基斯坦爆發反法示威,法使館呼吁民眾離開
-
菅義偉啟程訪美,美媒:日本會走上對抗中國之路嗎?
-
一季度GDP出爐!比2019年同期增長10.3%
-
澳前防長鼓吹“印太10年內開戰”,軍方連忙出面降溫
-
6名美參議員反對立法保護亞裔,果然是他們…
-
拜登一口氣提名9個大使,美媒曝駐華大使人選
-
喝不喝核廢水?麻生這波回應“邏輯感人”
-
伊朗宣布產出60%豐度的濃縮鈾
-
“該死!這說的都不是中國,是美國!”
-
“這些懦夫,終將付出代價”
-
“日本政商界還在指望,既遏制中國又不影響貿易”
-
“伊核會談中美國大多數提議傲慢無禮,不值得一看”
-
FBI局長:我們每10小時就啟動一項涉中國的新調查
-